点此访问江北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局)网站 点此访问江北区校务信息公开平台
您目前的位置:校务信息公开>基本情况>正文

凭海临风(第二期)|《我思故我在》——双减优秀反思集

来源: 作者:叶仁泽 发表时间:2023-02-13 访问次数:713

为了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课后反思”是备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本学期的备课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的反思,有些提炼了核心问题,有些是“妙笔生花”后的心得,给课堂的重构起到良好的作用。特选取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依托文本细读,让教学走深走实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反思

分享人:俞静舸

作为年轻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会存在过度依赖教参的情况,这常常导致我因为失去了独立阅读的机会,丧失了丰富的阅读体验,致使课堂教学时会接不住学生的话。因此,在备课时,让自己以独立、理性的眼光素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站在读者、学生和教师的视角,多层次地阅读并理解文本。以本课为例:

1.读者视角

在备课中,我首先以读者视角读文,了解了文章内容,其次是发现文章是以巴迪的情感作为行文线索的。接着我关注到了作者在场景描写中大量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情感。此外,我关注到了文中的留白,例如母亲向丈夫夸赞巴迪时的“……”,它给予了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最后,我借助互联网,查找并梳理了作者的个人生平与成就,这让我对巴迪父母评价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样做虽然非常花时间,但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有了飞跃式的抬升。

2.学生视角

接着,我们应当站在学生角度来读这篇文章,思考学生已有的能力和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这能让我们尽可能的做出准确的预设。

3.教师视角

那么,如何将一个成熟读者的认知适切地过渡到学生的认知呢?这就需要教师视角了。在整体观照课程标准、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细读文本,才能制定出相对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如下教学目标中的后3条,就是针对学生视角中所存在的忽略点和难点。

1.认读“誊”“歧”等7个生字,理解“歧途”的意思。

2.通过品读父母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理解父母之所以对同一首诗有不同评价的原因。

3.梳理不同年龄阶段的巴迪对父母评价的感受和理解,体会他前后情感变化的原因。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的看法。

让教学目标扎实落地需要支架的搭建,帮助学生达成上述目标。

阅读任务一: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词句,并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任务二:默读1-14自然段,请选择一个场景,圈划父母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阅读任务三:默读全文,想想不同年龄阶段的巴迪对父母的评价有着怎样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圈划相关词句,思考并推测,完成示意图。

阅读任务一就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并发现“巴迪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为第三条教学目标的落实作铺垫;阅读任务二的制定指向第二条教学目标,让学生站在巴迪的视角体会父母的感情,理解他们之所以对同一首诗有不同评价的原因;阅读任务三的设计首先指向第三条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课文的另外一条线索。同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幸运,以此达成第四条教学目标。

而真正考验教师功力的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推进不仅需要环环相扣的任务设计,也需要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真实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千变万化,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无法一一预设的。对于教师而言,想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产生流畅的对话,做到“对答如流”,除了多次试教熟练教学流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文本细读。如果对文本有了充分的了解,那么学生的绝大多数回答,教师都能给予准确的回应。

所以,我觉得自己要敢于克服惰性,敢于“抛弃”教参,提升文本细读能力,修炼文本审查能力,真正的与作者的思想产生碰撞,努力提升素养。



“学习强国”是我的“助教”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有感

分享人:周养娟

“学习强国”是我的助教老师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描写的是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是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有些遥远,学生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抗日战士的爱国精神。所以,在备课时就想着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也为学生感悟英雄们的爱国精神做好铺垫。但是,我很清楚,小学生高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感性,最理想、最有效的资料莫过于影像资料了,如影视片段、视频等。于是,我开始在网络上寻寻觅觅。无奈,我是电脑菜鸟,很多影像资料与视频都没有水平下载。这时,我想到了“学习强国”,每天打卡学习强国,我已经领略到了它的强大。

打开学习强国,我轻而易举地搜索到了大量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文字资料和视频。经过删选,我选择了一个552秒的党史新闻视频,决定在揭示课题后,打开链接播放给学生看。这个视频不仅有中央档案馆的介绍,还有战斗镜头回放,和对生还壮士的介绍。


果不其然,当我在播放这个视频的时候,学生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视频中的任何一个信息……这视频不仅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文内容,还能促进学生理解五壮士那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也为学生理解课题“为什么是五壮士,而不是五战士,或五烈士”作了伏笔,更重要的是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感谢“学习强国了”!今日,它成了我的“助教”!由此,我也再次告诉自己:我们已经告别了一本语文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在当今这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将将教材内容向教材外延伸,立足生活,链接历史,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拾级而上,精准提升

——《习作:我和过一天》课堂教学反思

分享人:曾琳

本节习作课根据学情和习作要求,先通过课前谈话,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交流印象深刻的故事人物,发散学生对故事人物选择的同时明确人物特点;再借助表格的填写与交流,明确“去哪里”的三种类型,进一步拓宽习作思路;接着回扣课文,学习表达方法,提炼支架;最后依托评价标准,生生互评再提升,逐步“展开丰富想象且突出人物特点”的教学难点。能力提升梯度清晰,教师指导有序落实,变一步到位为拾级而上,变笼统模糊为细化精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创编和神话、童话人物过一天的故事,实现对故事人物的再了解,读与写紧密结合,阅读和写作相得益彰。

课后,我聆听了专家的点评,认为本节课可以从以下几点进一步优化:

1.习作课上的生成灵活多变,我的预设要更有弹性,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动态语言进行精准点评。如一位学生在交流中提到自己“想和白娘子过一天,一起去淹金山寺”,这是教师应及时点拨学生不合理的想法,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弘扬正能量。

2.本单元读写紧密结合,应充分发挥课文的多重功能,从阅读服务习作的视角为学生搭建可视化支架,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想得丰富,写得神奇,突出特点。教学时,我仅选取了《盘古开天地》的片段,搭建的想象支架比较单薄,可以多选取几篇课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支架,如人物专属的衣着等,进一步突显人物特点,避免出现人物形象扁平化、空壳化、标签化等问题。

3.新课程标准提出“在积极的语言实践”和“在真实语言情境中”,我们在习作教学时可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语言实践之中,变单纯训练为真实任务。情境式任务驱动是本节课所缺失的,开课伊始教师可以创设班级文集编写、“我和__过一天”故事大赛等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鼓励学生进行有需求的写作,经历愉悦的创作过程。


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学汉字

——《影子》课堂教学反思

分享人:罗泽亚

《影子》是我本学期执教的一堂教研课,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一系列的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而《影子》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以儿童生活中的影子为题材,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作为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还要以此为载体,让学生识字、朗读。在试教的过程中,我在师父和伙伴的帮助下,仔细研读文本,认真梳理思路,不断打磨。整体来看,本堂课的设计有这些亮点:

一、聚焦生字特点,采用多元识字策略

这一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有11个之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采取固定、单一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课堂变得无趣且低效。

因此,我聚焦生字自身的特点,采用多元的识字策略。比如“影”“好”“朋”“友”这四个生字,借助它们演变的过程,通过字源识字,来了解、记忆生字的音形义。“黑”则是利用生活中黑色的事物进行组词,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识字。“狗”则是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来记忆。这样多元识字的策略,既增加了识字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识字课堂趣味

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如果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失去识字兴趣。因此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也能及时调整课堂上的倾听投入的状态。

比如导入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我有目的地制作了短视频。视频前半段主要展现了阳光下、灯光下、月光下各种物体的影子,让学生了解光源下会有影子,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影子。后半段则主要展现了:随着时间推移,同一事物的影子在不断地变化,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认识影子,还能初步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的关系。通过这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出本课的内容。再比如“朋”“友”的字源演变过程,我设置了“识字小博士”的形象,将字形演变的图片和音频介绍相结合,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调整状态,集中注意力,我还设置了课中操环节。将本课要认识的生字,编入儿歌中,一起跟着音乐伴奏认一认、唱一唱、动一动。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教师口头难以讲清楚的重难点,能够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识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识字能力。

总而言之,在识字教学时,为了让课堂更扎实、有效,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避免枯燥、单一的固定化操作,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策略,糅合多样的信息素材,做有趣的识字教学。


以生为本,有效互动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课堂教学反思

分享人:周思杭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是本学期我执教的一堂教研课,本单元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口语交际课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了方法指导课,一味地强调该怎么说、说什么,方法指导过于生硬刻意。本节课我努力调动学生表达、交流、倾听的积极性,通过情境的创设、活动的设计和教师的引导,在“讲民间故事”的活动设计中无痕地落实了本课的两大教学目标: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能细致倾听同伴的讲述,抓住要点进行评价。整体来看,本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整合内外资源,故事导入有效化

语言教学离不开情境,更不用说是口语交际的课型。课堂一开始通过猜故事引出课题,边猜边复现、归纳民间故事的特点。同时,这些民间故事也是下一环节中学生要练讲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选自学生在课内及课外阅读的,比较耳熟能详的故事,使得教学环节前后具有一致性、连贯性和趣味性。

二、目标层次推进,交流分享自主化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如同写文章一样,要有一条思路。本课活动任务设计清晰,学生先学习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丰富故事的细节,再学习把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的方法——增加合适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在开展“民间故事会”的过程中练习这两个方法的运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练讲时间,通过同伴点评,组内互评反馈他们讲故事的情况,设计富有层次性。

学生通过课上两个方法的学习,召开了班级民间故事会,我挑选了他们熟悉的故事片段,让他们在组内进行故事的创造性讲述,并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在这情境中学生兴致盎然地开展活动,进而更好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以读代教,以读促学

——《观潮》课堂教学反思

分享人:吴逸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真理。因此,在教学《观潮》一课时,我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但如何让有感情的朗读自然地发生,着实是件难事,经过思考,我得出了以下三个策略。

1.去技巧,真体验。

如果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情感认知还存在许多盲点,那么有感情朗读又从何做起?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做的就是圈出关键字词,然后告诉学生在朗读时把这些字词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强调读,或重音,或延长,或轻读,或慢读。但是在里面有太多的表演技巧,朗读反而失去了自然的情感。我想,我们应该让学生对画面进行想象,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体会当时的情境,而非扣字词去强调技巧。如:“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句,如果学生能够理解等待大潮来临时的紧张、焦急的心情,在朗读中就会产生情感共鸣,朗读效果也会得以提升。 

2. 配乐朗读,促情感。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音乐所展现的情感是充沛的,当我在课堂上放出与《观潮》相匹配的轻音乐和视频时,我感觉到每个学生都被深深地震撼着,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其朗读的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3.互评互助,点迷津。

朗读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么示范和评价就成了最好的教学手段。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老师示范,学生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示范,学生评价,以一个人带动一个人,再带动一群人。让孩子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评价语言去告诉另一个孩子如何读好课文,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感悟去激发另一个孩子的感悟。

希望我能够静下心来,放慢脚步,给孩子更多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让孩子们在自由地朗读中自由地理解课文,读出属于自己的情感。



体现课程特点,凸显育人价值

——《节约用水》课堂教学反思

分享人:俞倩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综合与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特点:问题性、探索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实践课,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特点,以此凸显综合实践课的育人价值。

(一)综合性应用,量化结果显直观

本节课的综合性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体现了数学学习与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综合。第二,体现了各类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本活动中涉及到体积的测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平均数的计算、利用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情况,等等,以量化的结果呈现水资源浪费的现实和严重性。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哪个龙头浪费情况最严重呢?你会怎么比?”“这是3个按压式水龙头1分钟浪费的水量,你又想到了什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数来代表按压式水龙头浪费情况的一般水平,怎样的数更具有代表性呢?”“你们此刻的感受是怎样的?”……以问题为引导,一步一步地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收集信息,讨论深化”的过程,使学生在经历收集信息、整理计算和推理分析等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根据自己的调查数据和实验结果,通过统计推理的过程,以量化的结果呈现水资源浪费的现实,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冲击,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二)实践性体验,情感升华成内化

“节水环保”是社会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也时刻在渗透,但多数学生受优越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于节水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认知层面,而“灌输式”的教育难免牵强附会,学生感受不深。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了课内外学习成果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都设计了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课前,有目的地收集、调查我国水资源的资料,小组合作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课上,有步骤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平均数的计算及统计推断;课后,布置节水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规划地提出研究思路、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环节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进行讨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推理计算,探讨有效的节约用水方案,这种体验式的活动,不但让学生实现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更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节约用水从原先的“情感上的认同”上升为“行动上的自觉”。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不应只是知识的积累,更应是实践中的应用;学习不仅是问题的解决,更应该是问题的发现与研究;学习不仅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教材中的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值得我们教师带着孩子们去亲身经历,在“真做”中“真学”,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我思故我在,实践催生反思,反思促进教学。教学反思记录着教师成长过程中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更奠定了教师教学生涯坚实的脚步,教学反思能积淀并创造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