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访问江北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局)网站 点此访问江北区校务信息公开平台
您目前的位置:校务信息公开>教育科研>正文

【双减进行时】素养芯,学科味,赋能信息科技新课堂

来源: 作者:王晓珍 发表时间:2023-04-17 访问次数:881








为响应“双减”号召,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4月12日,宁波市第十二届特级教师带徒活动在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余姚兰江小学许憬名师工作室联合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费海明名师工作室共同组织,两位导师的特带徒学员及部分江北区信息科技教师参加了现场的课堂观摩与研讨。同时,活动进行了全程线上同步直播,供全体中小学信息科技老师们观摩学习。



六下《开关量的生成》

图片

执教老师:王晓珍

图片

本次活动首先由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展示课。第一节课由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王晓珍老师执教六年级《开关量的生成》。王老师的课堂联结现实生活,通过马路上随处可见的路灯导入,在猜想、体验实物模型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将系统内部控制过程可视化,通过技术实验探究阈值,梳理出关系模型,用程序实现创意变现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深入实践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在信息科技课堂中的落地。





五下《遍历列表》 

图片

执教老师:陈  虹

图片

第二节课是由宁波大学附属学校陈虹老师执教五年级《遍历列表》。陈老师从古色古香的慈城导入,让学生体验“慈城韵码”网页,启发学生对于列表的有效思考。随着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学生在抽象与建模的过程中计算思维逐步培育,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概念得到建构,充分体现出信息科技课堂的学科味,探索着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





评课研讨

图片

发言教师:六位特带徒学员

图片

下午,在正高级教师费海明老师的主持下,两个特带徒团队的六位成员进行主题式评课。各成员分别从真实性学习、计算思维、结构化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环节剖析、亮点提取,也提出了课堂改进意见。本次评课活动各位老师准备充分,牢牢把握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要点与核心,做到了精准评析靶向突破。





信息科技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图片

特邀专家:许  憬

图片

评课互动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许憬老师以《信息科技教师如何在新课标指引下提升专业素养》为主题做了专题讲座。许老师结合课堂实际,对2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准点评,为课的深度加码,为课的广度赋能。同时,也对老师们提出了3点期望:补上专业知识的短板、增强专业艺术、端正专业态度,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型科技教师的必经之路。还为老师们理清了信息科技教学的3大逻辑:知识逻辑、教材逻辑、教学逻辑,引导大家的课堂教学由技术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助力学生形成抽象建模到迁移应用的高通路学习。许老师精彩的分享,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图片


课堂

评析

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

王璐老师

两位老师的观摩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们的教学设计和策略各有优点。王老师《开关量的生成》这一课先让学生从自主实验探究中找到阈值,再构建出“输入、计算、输出”的关系模型。通过比较、追问、评价、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建模的能力,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培养其计算思维。

陈老师《遍历列表》一课以学生都去过的慈城古镇为主场景,从“遍历”特产出发,比较相同的程序语句,不同顺序的区别,进而发现列表的调用是由列表名和列表序号决定。让学生尝试通过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迁移到其他问题中。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侯娜飞老师

我以“信息的表达”为关键词谈谈对这两节课的感受和理解。王老师执教的《开关量的生成》,从教案、课件、探究单、板书、互动课堂直播向我们展示了信息精准高效表达的范例。教案的撰写内容完整、图文并茂、排版赏心悦目;课件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容易消化和理解;探究单中表示明暗程度的数轴让人眼前一亮;板书的设计既有注重效率的板贴,也有课堂上生成的动态感;互动课堂直播将学生实验结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陈老师执教的《遍历列表》则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对比、分层等有效的手段更好地表达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突破教学重难点。对比表达信息:针对教学难点列表的访问,陈老师采用表格的方式,将两个不同程序的语句进行对比,从而突破重难点;分层表达信息:整节课的设计从初步体验列表——深度体验列表——拓展运用列表,层层递进,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宁波市北仑区白峰小学

郑仙老师

我对两节课的理解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以‘变’应‘不变’”。

1.教材之“变”:教材之“变”启迪智慧。王老师打破原教材的逻辑思路,引导学生体验“具象—抽象—具象”的过程。陈老师则是将一开始的情境导入改为为“慈城韵码”网页体验,生动启发学生对于列表的有效思考。

2.追问之“变”:有效追问深挖学科核心。王老师通过追问之“变”,启发学生思路,将信息课堂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陈老师的课堂中则利用对比与规律追问,启迪学生关注列表遍历的本质。

3.质量之“变”:从量到质关注学生本位。从两组数据强调真实环境的复杂性,从“输入”、“计算”、“输出”板贴,提现程序的结构性和完整性。通过质量之“变”,王老师以微显著,有效推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迁移。陈老师的课堂中,以表格探究引出“量”的变化,让学生有“质”的发现。

宁波市春晓中学

桑世燕老师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化、智慧社会,我们的学科教学也从技术导向转向了核心素养。两堂课令我深刻地感受到信息系统带给我们的便利。王老师的课,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感应路灯入手,最后又回归到生活中。陈老师的学件中的形象大使正履行着传统社会中的导游一职。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信息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社会中的手工作业,默默付出,服务生活,让我们从繁琐中抽身,更好地探索未知、开拓创新、享受生活。

慈溪掌起中学

俞丹女老师

本次王晓珍老师执教的《开关量的生成》与陈虹老师执教的《遍历列表》,均可从“教-学-评一致性”角度进行提炼评析。如王老师请学生使用硬件实操工具来探究阈值的量,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阈值的概念、抽象出连续量生成开关量的关系模型、迁移应用至代码编写,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间、生生间的过程性“评”价都在同一纬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陈虹老师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从设定列表逐条读取到以循环遍历列表读取,再到价目表的续编拓展,整个课堂过程逐步渐进,创意任务的自我评价表在最后形成了课堂的点睛之笔,有层次得展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

北仑区实验小学

项琴燕老师

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王晓珍老师基于现实生活以“感应灯问题”展开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有两组同学得出的阈值数据大相径庭,是因为靠窗光线强弱不同导致,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有一组实验失败,王老师将此作为例子让大家找问题解决,这就是真实的课堂生成。陈虹老师围绕“慈城特产介绍”展开教学,通过循环遍历列表、调用列表、交互询问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序体系,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常见的自助售货机应用,学生的体验感能更真实,更能了解应用程序后的算法思维。

新课标迎来新挑战,新教材实践新课堂,作为一名信息科技教师,应为我们的教学注入素养芯、学科味,赋能信息科技新课堂。